有些新闻媒体认为,一个人长大后,就会对小时候老师的体罚由抱怨转为感激,但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。
无可否认,老师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有教育意义的,长大后也不时会想起小时候调皮捣蛋,对师长配合不力、不认真学习的时候,觉得假如自己长进一些,做好一点,结果会令人满意。但这必须是建立在“力所能及”的基础之上,有些“待遇”,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依旧是“不公道”,甚至随着自己的见识增长,认为老师“犯法”都有可能。
在上海上小学四年级时,班上的数学老师教学质量很高,受到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。但有一回他用上海话催促大家“快点”做功课,我也学着说“垮滴,垮滴……”,他变得非常气愤,不仅罚站,还要家长到学校。爸爸知道后,也批评了我,还差一点动手,后来看我吓得流出眼泪而作罢。现在想想,公开场合当面学老师说话的做法确实不妥,至少是不应该提倡,但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,学校大多讲普通话,偶尔听到上海话很新奇,情不自禁学上两句,也是对老师友好,并无恶意,这位老师咋就这么“小气”,值得气成那样吗?
到广州上小学五、六年级,我因为叫了同学的绰号“胖墩”,被老师用铁尺敲嘴;叫了“熊猫”又被搧耳光。现在觉得,其实老师告诉学生不该随便给别人起外号就足够了,非要时时都上纲上线,甚至不惜动用武力,完全没有必要,也会给学生造成阴影。就连长大后在单位同事之间,大家都不乏以彼此绰号相称呢。——同样,有的老师就很善解人意,劝大家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动辄相互告状揭发,因为很多时候被“欺负”的同学只是想出一口气而已,但被告状的同学心里就会很不好受,也要同情。
小学六年级下学期,距离升初中考试时间已经不多,有一天班主任Dong老师却因为我早操做得不好,就让我在操场上罚站,不能回教室上课,并且叫来体育老师。体育老师第一句话就问:“他体育不好,但是(文化课)学习好不好?”Dong老师答:“他学习很好的,还经常拿班级第一名。”于是体育老师放了我一马,让我回教室上课。虽然论我当时的学习成绩,纵使少上一堂课也不至排名倒退,但是都该考学了,还耗费时间纠结于“广播操”,连正课都不给上,干啥!这想来都不痛快,现在看来当时自己也太老实,不敢提出不同意见,老师这样做是否侵犯了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?不过也算是Dong老师后来对我进行了“补偿”,抄写在毕业证上的体育成绩,比体育老师给打的分高一些,也算我从“偏门”对她“感激”的一面。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