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单位电脑写好的文章,不能通过外网或移动盘转出,只能通过政务通讯工具将文字转到手机,再复制到论坛帖子里面,最后粘贴到家里的电脑重新编辑。
标题:《“思源河”是新挖的吗?》
开平赤坎镇塘底街,现状为一条沿河修建的街道,路面狭窄,几乎未与其他道路顺接,不可行车。街边的河道名为“思源河”,可通小型游览船,河上有桥梁5座,自北向南依次为:南水桥(通行机动车与有轨电车)、双喜桥(索桥)、南洋桥(仅可行人)、华新桥(连接中华东路,可通车),以及专供有轨电车使用能够开合的“合心桥”。
我在“赤坎古镇”改造前到过该镇,但塘底街并非涉足范围,因此无法进行“今昔对比”。我认为“思源河”历史上本不存在,是在近年作为景区改造中新挖的。虽然古镇景点开放时间还比较短,目前缺乏公开的历史资料记载,但可从以下情况推断:
1. 上网搜索只有一个关键信息——塘底街是赤坎镇两大家族聚居地的分界线,以东为司徒氏;以西为关氏,但并未提及此处有河道。试想,作为分界线,天然河道的意义定会大于街道,哪怕是像广州荔湾涌那样曾被覆盖填埋,也总会在史料中写上一笔。而这条街具有历史分界线的意义,今人选择此处开挖河道促成景区风貌,可能性很大。
2. 查百度地图,赤坎几乎还停留在景区开发之前的阶段(虽然不及时更新的做法不可取,但也能提供一些有“情报价值”的信息)。尽管未必把所有河流都清晰标出,但“塘底街”分明是一条不小的街道,其南端顺接镇区主干道堤东路西端,以如今的河流占据,不能实现。
3. “思源河”以及河上一系列桥梁,名称都很有现代感,不像是历史产物。
4. 曾经走过赤坎镇得业路,可以肯定当时那里没有河流与桥梁。现该区域仍在封闭改造无法进入,但从游览图看出多了一条河与两座桥,并以原有地名命名为“得业桥”与“得意桥”。可见开挖新河道是赤坎古镇改造采取的做法。
天地悠悠,过客匆匆,潮起又潮落。也许无论大家坐在电车上叹着空调,还是泛舟河上吹着自然风,都很少有人会顾名思义,去思考这条“思源河”的来源。这不能不佩服在开平赤坎这片红土地上的建设者们,在中式骑楼古建筑当中,再添一条“现代”的河流与“西式”的桥梁,彼此相得益彰。
图1(左上) 笔者在南洋桥上,桥下为思源河
图2(左下) 有轨电车经过有启闭功能的合心桥
图3(中) 赤坎古镇导游图上标绘的“思源河”
图4(右) 百度地图显示“塘底街”是一条普通的街道,南段甚至是交通主干道。沿街有房屋却无河流 |
|
|
|
|
|